“阿富汗国家宝藏”展在郑州博物馆与观众见面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一带一路”倡议,促进郑州市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交往与合作。5月25日上午十时,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文物局、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承办,中友国际艺术交流院、郑州博物馆协办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展览跨越万水千山,走进中原大地,在郑州博物馆与广大观众见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林怡、阿富汗驻华大使馆政务参赞胡森普、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以及来自北京、成都、河南省及郑州等兄弟文博单位的同仁、新闻媒体及各界来宾出席了开幕式。
百件(套)文物讲丝路文化
阿富汗是中国的西部邻国,位于亚洲腹地,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20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古国时即到此地;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也曾驻足于此。联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横跨阿富汗,阿富汗也因之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中枢,是联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一环。繁忙的古代丝绸之路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到访古代阿富汗的玄奘法师在其闻名于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异方奇货,多聚此国”,真实地反映了古代阿富汗丝路贸易的繁荣景象。
“阿富汗国家宝藏”展览以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贝格拉姆4处阿富汗考古遗址为线索,勾勒古代阿富汗从新石器时代文明到希腊文明到草原文明再到贵霜文明的历史进程。展览共展出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231件(套)珍贵文物,囊括了金器、玻璃器、青铜雕塑、象牙雕刻等奇珍异宝,各具特色。这些文物时间跨度4000余年,包含多个文明的文化元素,勾勒出古代阿富汗的早期历史进程,见证了古代阿富汗丝路贸易的繁盛及与世界文明的交流融会。
战火中留存的千年文化瑰宝
阿富汗国内战火频频,为保护文化遗产,这批文物曾多次转移,直至2003年才在阿富汗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重见天日。自2006年起,这批珍宝开始了世界巡展之旅,先后在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巡回展出,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持续的文化热点。2017年3月,该展览开启在中国的旅程,郑州博物馆积极参与到这场传承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接力中,迎来了中国的第4站展览(总第22站),这也是郑州博物馆首次接展国际性展览。“阿富汗国家宝藏”展览是郑州文物事业的一件盛事,是充分发挥文化便民、惠民的重要举措,是借助博物馆的平台搭建起中阿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一带一路”国家城市间文化互通的纽带。
为让广大市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展览背后的历史文化,活动当天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阿富汗国家宝藏》暨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学术报告会,将阿富汗古代艺术发展、古代中原与丝绸之路的渊源历史文化及本次展览背后考古的故事一一道来。同时,展览期间也将举办王子、公主之梦——阿富汗国家宝藏手工制作艺术系列、“阿富汗王子讲丝绸之路上的舶来品——蔬果系列”讲座以及 “丝绸之路传奇”小剧场等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
Copyright郑州博物馆.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